無相念佛

蕭平實

自 序

對一般佛弟子而言,所謂念佛,係指稱念佛菩薩聖號。因虔誠地不斷唱唸或默唸,至心信賴歸向,而獲得佛菩薩之冥感或顯相之感應。其普遍而主要的目的在求將來捨此報身時,得蒙佛菩薩接引往生極樂淨土。而十方諸佛淨土,包括本師 釋迦世尊的淨土,其實無量無數,不可稱計,非僅 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而已。此外,淨土亦有唯心淨土與諸佛化土之別。

若廣義而言,大乘佛教之一切教法莫非念佛法門,莫非淨土法門。包括眾所周知的:持佛名號、持咒、禮佛、供養、止觀、持戒、課誦、抄經、閱讀、解說、憶念、思惟、參究……等等,其目的皆在學佛之行、入佛知見、證佛解脫、得佛功德、乃至成佛,成就四種淨土。是為廣義的念佛。

禪與淨土其實密不可分。欲得成佛,非僅持念佛名可辦,必賴禪定悟明心性。見道之後,速得晉入修道之位,佛果可期。然欲見道,需賴參禪或止觀法門之理觀,此則非定力莫辦,尤其是動中的工夫。而念佛人欲持名唸佛至一心不亂,亦需工夫。若能以持名唸佛及禮佛為方便,欲入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並非難事;則往生極樂淨土便有把握。亦可參究念佛: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非無可能。若以念佛圓通法門之初步工夫轉而參禪,則無門之門自然現前,欲得悟明心性,亦有希望。即知禪與淨土,密不可分。

佛弟子若能以「禪定心要」修行淨土法門,以淨土法門之助益成就動中工夫,則無論修學禪或淨土,皆能得力,速獲成績。末學不揣譾陋,提出以上看法,欲以淺薄之經驗,粗鄙之文筆,效野人之獻曝。但求利益眾生,不計個人毀譽,執筆為文,漸積篇幅,終於成書。除提出前開淺見之外,並略述本書之緣起於後,以明始末。

末學於一九八七年初,因執行業務極為繁忙,無時間打坐,每晚課誦《金剛經》時,總是一面課誦、一面打哈欠,課誦完畢即禮拜佛菩薩。

是年夏天的某一晚上,課誦完畢拜佛時,忽然想及──應該試著摒除佛號佛相,而以專一憶念佛菩薩之念來禮佛,當下付諸實行。次日起,便都使用無相憶念的禮佛方法。日積月累,細法漸成,竟然熟習無相念佛之法,法喜充滿,渾然不覺世俗生活之忙與累。後來,拜得歡喜,索性停了晚課,專一無相憶念拜佛。日常生活中則專心地無相念佛。

一九八八年底,偶然思及應與大眾分享法喜,乃一方面思索、回憶,將過程逐一記載,一方面閱讀經論以為依據。即將完稿前,翻閱《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讀至「憶佛念佛」四字,無限歡喜:而後看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恍然得知此一法門即是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

隨於一九八九年四月整理記錄,寫成短文,名為〈談無相拜佛與無相念佛〉。完稿後因閱讀虛雲老和尚之開示錄,始真正摸清了看話頭的理路。方知以前自己以為的參話頭,其實都是在唸話語、看話尾,居然還大言不慚地回答同修道友們,說自己在參話頭。

為何以前不能參話頭,而後來可以呢?原因在於初學時沒有動中的功夫,後來修成無相念佛工夫以後,便有能力參話頭了。

一九八九年八月六日下午,與同參們共修時,兩次進入「見山不是山」的境界,初嚐「黑漆桶」的滋味。此後即常常進出疑團。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初從印度尼泊爾朝聖回國後,索性歇業,專一在家參禪,直到一九九0 年年十一月初二下午四時許,黑漆桶兜底粉碎,才結束參禪的歷程。

檢視這一段過程,發覺一般人修習佛法而不得力者,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動中的工夫。因此,寫作此書,希望幫助念佛人迅速修成一心不亂的念佛工夫;並使參禪人早日獲得參話頭、參公案的能力。

末學於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起,應共修同參之要求,於台北市某金融機構佛學社之禪修道場及石牌陳居士伉儷之共修禪堂,連續三週講述無相念佛之修持方法(即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方便),共分三次講完。

此二道場同修共約三十人,多數為持名唸佛者。他們一面聽聞,一面練習,不過六週,即有二人修成。三個月屆滿時有六個人修成,至今日(1992.2.28)止,未滿六個月,已有十三人修成。目前仍陸續有人加入,並迅速進步中。比例之高,速度之快,令人鼓舞。而尚無進步消息者,除個人因緣不能拜佛外,主要係因不喜無相憶念拜佛及持名唸佛等初期之善巧方便法門,不肯練習所致。及至彼等發覺有不少人陸續修成,並能看話頭參禪時,再急起直追,已遲了三、四個月。

此項實際講述觀察的結果,令末學極為振奮。證實此種法門只要有方便善巧的輔助,和精勤的練習,必能修得。於是再起悲願,所謂不忍聖教衰、不願眾生苦,因此,於寒假中奮筆急書,匆匆寫就。文筆實非典雅,但求信達。平鋪直敘,反復解說。儘量使用白話語句,求其易解。祈願一切有緣的佛弟子,皆可修成無相念佛,普霑法喜,遞相流傳,利益無量無數眾生,同入毗盧性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世尊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三寶弟子 蕭平實謹識

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八日

第一章 緒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源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五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此經乃是修定學禪者必讀經典,簡稱《楞嚴經》。經中二十五位菩薩各述自己的修行方法,其後由 文殊師利菩薩評論,認為對於此世界眾生而言,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殊勝。

唯時至今日,去聖日遠,而社會型態亦逐漸轉變為繁忙多事的生活方式,再要尋求以前農業社會的那種安閒清靜生活似難可得。是故現代人若修耳根圓通法門,每日最多亦不過一至二小時而已。除非善修靜觀之人,並能尋找到若干方便善巧之方法助行,否則不易成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在《楞嚴經》中之評論,認為是僅次於 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末學以為此法最適合忙碌的現代人,而這個念佛法門在近代也得到許多人的提倡,不乏教界大德著文敘述或發行錄音帶。

末學以禪為宗,初期摸索多年不能得入。蓋因執行業務極為繁忙,心識散亂。雖然每日抽空打坐,至多亦不過一小時。稍有所得,亦只是靜中的工夫;才下蒲團,紛然失念,是故,連個禪邊亦摸不著,遑論參禪。直至一九八八年末,修得此無相念佛法門之後,才算找到禪門所謂的「無門之門」。自一九八九年五月起,開始參禪,憑藉此念佛圓通之工夫,鍥而不捨,睡不知眠,食不知味,達十八個月之後,才能進入禪門。

近代人參禪之所以不能得力,多因定力不足所致,尤以動中工夫之缺乏為甚。且舉話頭禪為例:依《虛雲和尚開示錄》所載:

「什麼叫做話頭?頭,就是未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就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是話尾。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迴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

換句話說,必須有能力安住在一念未生之際,才有可能看話頭。也就是說,必須有能力看見自己所參的那一句話的前頭,才叫看話頭。若是嘴念或在心中默唸,或以心識推敲「念佛是誰」,就叫看話尾,因為「念佛是誰」這一句話已經過去了。所以虛雲和尚說:「然而為什麼現代的人,看話頭的多,而悟道的人沒有幾個呢?這個由於現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學者對於參禪看話頭的理路,多是沒有摸清。有的人東參西訪、南奔北走,結果鬧到老,對一個話頭還沒有弄明白,不知什麼是話頭,如何才算看話頭?一生總是執著言句名相,在話尾上用心。」

行者若有看話頭的能力,即有能力參禪。若猶不能,便應趕快增強定力,修學動中的工夫,使自己具備在日常生活中看話頭的能力,再來參禪,可使道業迅速增益。

公案與話頭,是二而一,需有一念不生之工夫始得。是故,虛雲和尚又說:「達摩祖師和六祖開示學人,最要緊的話,莫若『屏息諸緣,一念不生』。屏息諸緣就是萬緣放下,所以『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實在是參禪人的先決條件。這兩句話如果做不到,參禪不但是說沒有成功,就是入門都不可能。」

接著又說:「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藥而已。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作』;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又說道:「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話頭。其實都一樣;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就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末生前,就是話頭。」

從以上虛雲老和尚的開示,便知參話頭、參公案,皆需具備一念不生的工夫才叫參禪。而這一念不生,是對一般人而說的。真有這種工夫的人,便知其實是「一念相續不斷」。

禪門是無門之門,強調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念念之中不離語言文字、心識思惟,如何能悟呢?即使有幸在具眼禪者的逼拶引導下得悟,也大多不能保任;不過幾十分鐘、幾個時辰或幾天之後,悟境就退失了。其故安在?在於定力不足,也就是動中工夫不夠。

對於修淨土的人而言,動中工夫一樣重要。現今,修淨土法門者極多。不論持咒、持名、修十六觀,若缺乏動中的工夫,便不容易成就。

偶見持名唸佛十幾年的老菩薩,被問及:「有沒有把握往生極樂淨土?」時,往往面色凝重,不敢答話,似乎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心中篤定而有自信者,究有幾人?經中明載:「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又說:「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執持阿彌陀佛聖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私下打量自己念佛之時,能不能十念之中達到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發願往生,或修得一心不亂的工夫?平時若猶不能,何況臨命終時,諸苦逼迫呢?於是心中徬徨憂慮,不可終日。

念佛人如此,持咒、修觀的淨土行者亦復如是。其根本原因乃是缺乏定力所致。三藏十二部:佛所說者為經,主要是教人修定。(律是佛所說戒,論是菩薩說慧)所謂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在在莫非教人修定,可知定力的重要。若具備定力者,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並非難事,何懼不能往生呢?而這種動中及靜中的工夫要如何修?依末學之經驗,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是最好的方法。

此外,念佛應當從有相到無相,由權宜入實相。是故念佛人應當了知念佛有三種:

一、念化身佛:即《佛說阿彌陀經》所載持名念佛。若得持名念佛三昧,感應時即見阿彌陀佛化身。

二、念報身佛:即《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修法。若得觀想念佛三昧成就,便見阿彌陀佛報身莊嚴相好,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乃至極樂世界之依報莊嚴。

三、念法身佛: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憶佛念佛」無相念佛。若得無相念佛成功,因「憶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者,但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必可得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也。若未見性,但能善解方等經典之義趣,而於第一義,心不驚動,迴向往生者,可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中生也。雖未見性,亦不解第一義,但能不謗大乘,深信因果,而發無上道心者,亦可得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下生也。(註一)

但上品下生人在極樂世界修行時間極長遠,所得境界亦復遠遜於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行者當自審察。

所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若無更殊勝之法門時,當「老實」持名唸佛。若有勝於持名唸佛之法而有幸得聞,當求殊勝之法,以求上品上生;莫以上品下生或中、下品往生為足。心大之故所見則大,謂之大念見大佛,非大聲念佛也。

又:念法身佛非僅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一法,尚有多法亦屬念法身佛,皆是無相之念佛法門。限於篇幅,僅舉《佛藏經》(《大正藏》經集部第二卷)所載部份經文為例,可窺一斑:

「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無質量也)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

「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

「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

「念佛名為破善不善一切覺觀,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何以故?不應以覺觀憶念諸佛。無覺無觀名為清淨念佛。」

「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

以上所錄皆是實相念佛的境界。若佛子悟明心性後,見佛無身根相貌,無一相可得,而隨順眾生持名唸佛者,便可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若未見性、動輒便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便是妄語。何以故?念佛之事與理、二俱未明故。本書所述無相念佛法門則以權宜善巧之法幫助行者從有相到無相;乃至部份行者隨其善根慧根因緣,有朝一日得入實相念佛境界,非無可能。

註一、依《觀無量壽佛經》所示:下品三生係攝受不謗大乘而造眾惡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薩位。往生後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賢聖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此是下輩生想。中品三生係阿彌陀佛以方便力,攝受聲聞種性之眾生。往生彼國後所得皆是聲聞果,是有餘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是中輩生想。上品三生是專攝大乘菩薩根性之人,上自見性,下至發無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輩人或見第一義(見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義而不懼、或發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並皆分證法身故,名實報莊嚴,此是上輩生想。非可謂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第二章 無 禪淨互通、禪淨修學
第一節 禪淨互通

末法時期,常有佛弟子因為修行法門之不同而相互評論高下,尤其是淨土與禪的修行者。

某些修禪的人認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薩,只知唸佛,不知內攝,不知開發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則認為修禪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門可以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禪與淨土的各種法門,而生誤會。以致教內互動干戈,或者言語批評,或者寫文章,打筆仗,讓教外人士看笑話,也使某些即將學佛的人,因而退心,轉入外教去了。這便是斷人慧命,罪過極大。弘一大師說得好:「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末學以為:在未深入了解對方所修法門之前,不應隨意以自己的主觀來批評教界人士。深入了解並實際修持一段時間,證得一些境界之後,才可基於善意而於私下向對方提出自己的見解。

近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禪淨修學」,說禪與淨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認為念佛須執持聖號,口唸心念;若修觀者則有佛之形像。而禪門以無門為門,掃除一切相,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修學呢?
這樣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門者心中。若能一門深入,將發覺門門相通,最後都無差別。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淨土」。佛法雖然廣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每一法門到最後都匯歸於定,因定而依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第一義諦等發禪,親見佛性或斷除煩惱。

念佛人於此世界,修念佛法門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帶業往生至極樂世界者,於花開見佛後,聞法而入無生忍 (註二),亦復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門皆當匯歸於禪定。

因此,廣義的說,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的各種法門在內,都屬於禪定的範圍,而八萬四千法門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證者,多少證得唯心淨土。若到無學(註三)之階位,則安住涅槃,真是淨土。若到此地位,隨意得生諸佛三種淨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淨土,是唯心淨土,真正的、究竟的淨土,非如前三種淨土是諸佛化現的化土。是故,禪定是方法,淨土是結果。明乎此,即無需為禪與淨土而互相爭執。

三寶弟子在此世界修學禪定,是難行道,也是速成道。往生極樂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無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極樂淨土,一生即可成辦;若以證得究竟解脫境界而言,則往生極樂淨土者所需時間超過在此世界之修行者十百千萬倍。此非本書所欲敘述之範圍,不擬詳細解說。

 

 

註二、無生忍:分證解脫乃至究竟解脫皆是無生忍。

註三、無學:有修有證謂之有學,或稱學人。究竟解脫者於解脫道已經親證並究竟了知,已無可學謂之無學。

第二節 禪淨修學之事例

凡究竟解脫之大乘禪者,皆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無住生心故,六念俱足,所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此六念之首為念佛,念佛則通於淨土。其餘五念亦皆通於淨土。而究竟解脫之大乘禪者,明見佛性,幾乎無餘,乃能證入佛之知見,因此證得唯心淨土。是故,禪與淨土可以互通。

在佛教史上,有許多禪師鼓吹念佛,事實上參禪人亦宜多拜佛念佛,以為入門方便;也有不少淨土寺院提倡參究念佛。如永明延壽禪師之「宗、教、禪、淨」。又如長蘆宗賾,因禪悟入,卻主張禪淨修學,人稱「慈覺大師」,著有禪宗《禪苑清規》十卷。卻又著作更多的淨土文卷,如《淨土簡要錄》,主張「念佛參禪,各求宗旨。谿山雖異,雲月是同。可謂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戶透長安」。

最著名者莫如明末雲棲株祩宏禪師,即是念佛人所尊稱之蓮池大師。依〈蓮池大師塔銘〉所載:

【單瓢支杖,遊諸方,徧參知識。北遊五台,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隨眾煉魔。入京師,參笑嶺德寶。笑嶺道:「咄!汝三千里外求我開示,我有什麼開示?」便辭向東昌,途中聞樵樓鼓聲,忽然大悟,乃有頌云: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乘悟並銷,歸無所得。初、師發足操方,從參究念佛得力。至是遂開淨土一門,普攝三根,極力主張;乃著《彌陀疏鈔》十萬言,融會事理,指歸唯心。又憶昔見《高峰語錄》,謂自來參究此事,最極精銳,無逾此師之純鋼鑄就者,向懷之行腳。唯時師意,併匡山永明而一之,更錄古德機緣中喫緊語,編之曰:《禪關策進》,併刻之,以示參究之訣,蓋顯禪淨修學,不出一心。】

由以上記錄,可知蓮池大師是從最初之參究念佛得力,再由參禪入理,因此而提倡禪淨修學,著有《彌陀疏鈔》十萬言,為淨土行者所津津樂道;而其另一鉅著《禪關策進》,則「於其一生之中,行則携囊,居則置案,一覽之,則心志激勵,神采煥發,勢自鞭逼前進」。終其一生,依《禪關策進》一書鞭策自己,邁向究竟解脫之境界。而此鉅著亦在後代禪者之間倍受尊崇。

雲棲株宏以禪師之見地,而提倡禪淨修學;不但鼓吹持名唸佛,稱為事持,亦提倡體究念佛,稱為理持,而教人參「念佛是誰?」此即禪淨修學。而為淨土行者尊為淨土宗之重要祖師。其前之永明延壽禪師亦復如是,以禪師所修所證,深知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淨土之道理,便知禪淨可以互通。

第三節 禪淨修學略述

一般念佛人大多執持佛號,散心念佛。雖然稱為念佛,但大約是打妄想的時候居多。較精進者,發覺妄想時,便趕緊回到佛號。真正精進的人,是念佛時不但心中默唸佛號,也同時憶念著佛。最後是念佛時,佛號不起,心中仍是念佛,進入無相的境地;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念佛念到無佛可念」,行住坐臥皆在無相念佛之境界中,這便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初步入門。此時一心不亂、淨念相繼、無佛形、無佛號。仍念佛不捨;得嘗法樂,無比輕安。念佛人到此地步已經通於禪法,自然能看話頭、參話頭、參公案,豈非禪淨互通?

若念佛人,從拜佛、稱名念佛,進入無相念佛之境地,欲修楞嚴大定,當攝取修定之知見,並詳閱《楞嚴經》;每天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無相念佛,並在每天固定時段打坐之時無相念佛。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漸漸深入楞嚴大定而證得諸種念佛三昧(註四)

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於日常生活中執持佛號或固定一咒而心中念念不捨,並於每日固定時段打坐一至二小時,坐中合掌或作手印,專唸佛號或咒語;起初是口唱耳聞,心心不離佛號或咒語,不急不徐,專念專稱;散亂之心,漸漸統一,安適自在,無牽無掛。有智之人,此時口中仍然安詳唱唸不輟,而心中不再憶念佛號咒語之聲音,漸漸就會進入定中(入時不知入,出時始知方才入定),失卻時間與空間。此時雖然口中猶在唱唸佛號或咒語,其實心已入定。亦有持名唸佛者,於止靜時,心念心聽,漸次統一,佛號不起,安住於憶佛之一念相續,終於泯然入定。這種境界亦是定力足夠而又具備修定知見的人方能做到。到此地步,則淨土通於禪定。

以上所述,尚只是事一心及定的層次;若理一心,則與理相應。也就是親見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所謂「西方不離方寸,彌陀即是自性」,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境界自然現前,這是禪的悟境,若非禪淨修學,必不能得。行者不論是參話頭、公案、機鋒,抑或是因參究念佛而得入理,其本質莫非是禪。雖然發禪方式各各不同,而見道之後所得境界其實相同;參究入理之過程亦無差別。是故主張禪與淨土互補互助,不需分別彼此。

茲抄錄雲棲祩宏禪師(即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卷三之部份原文於後,行者可於此一窺全貌:

【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令返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其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又道:【參疑二字,不必分解。疑則參之別名,總是體究追審之意。但看「念佛是誰」,以悟為則而已。又古人云:看話頭,不得卜度穿鑿,亦不得拋向無事甲裡。但只恁麼看。此要言也。】

以上所錄蓮池大師之參究念佛、體究念佛,從初參「念佛是誰」,到悟境現前,在在顯示禪與淨土之間,是何等親密。不管是從念佛悟入,或者由參禪悟入,其本質都一樣是禪。不論是在此世界念佛悟入,或往生極樂世界後聞佛菩薩說法悟入,其本質亦莫非是禪。而兩者悟後之境界亦無二無別。

 

註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種類繁多,欲知其詳,可參閱《大正藏經》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說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無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屬於念法身佛諸種三昧之一種。因此種無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第三章 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應有之知見
第一節 本法門是修定之法門,非持名法門

 

第二節 一點聲明和一些鼓勵

 

第三節 念佛圓通之精義(續談知見之一)
第四節 學佛人應遠離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續談知見之二)

 

第四章 無相念佛之修習方法和次第
第一節 三歸依及三福淨業

 

第二節 拜佛之要領

 

第三節 修念佛圓通之權巧方便--無相憶念拜佛

 

第四節 從無相憶念拜佛到無相念佛之十種修學次第

 

 

 

跋後再記

 

續貂三記
註釋

If you would like to be notified when new articles are being posted, pleas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s using the subscription form below.

無相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