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到底在說甚麼?
《心經》在華人地區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不論是在寺院中或是在家修行的菩薩,都將《心經》列為早晚必須課誦的經典。不僅在佛門中如此,道教也將《心經》列為日常課誦及法會常用的經典之一,甚至民間信仰的阿公、阿婆們也會將《心經》列為課誦的經典。可見《心經》在佛門、在民間都是非常受人歡迎而且普及的一部經典。為什麼《心經》那麼受人歡迎呢?最主要是因為這部經典的文字非常少,只有兩百六十個中國字,可以很快地課誦完畢。
不論是識字或者不識字的人都會唸《心經》,甚至會背誦。可是問他們:「《心經》是在說什麼?」很多人就一臉茫然,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心經》到底在說些什麼?有出家法師或居士們說:「《心經》所說的就是緣起性空,就是性空唯名。」他們嚴重的誤會了《心經》的真實內涵,是為心外求法的人。那《心經》到底在說什麼呢?《心經》的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可以讓眾生智慧到彼岸、讓學人成就三乘菩提—就是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和佛菩提—的一部經典。
「聲聞菩提」是聲聞人所覺悟的法道。就是聲聞人聽聞 世尊的開示,用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觀察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虛妄,斷了三縛結——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成為聲聞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癡等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願意自我消失而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再出現於三界。
「緣覺菩提」是緣覺所覺悟的法道。就是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知道有一個「識」,生、老、病、死苦乃至名色等法都是由祂所生,而且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越祂,如 佛在經中所開示:「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這個「識」就是每一位有情都有的真心。緣覺觀察蘊處界諸法都是虛妄,唯有這個「識」才是真實。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這個「識」存在,所以斷了三縛結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入無餘涅槃,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永遠不在三界現身。
「佛菩提」是菩薩覺悟成佛的法道,也就是菩薩經歷五十二階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從十信位對 佛的開示產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圓滿十信位,轉入十住位開始在外門修菩薩六度萬行;七住破參明心,開始內門廣修菩薩六度萬行,以及十住位眼見佛性,看見自己的身心與山河大地虛妄,成就如幻觀,圓滿十住位。再依序轉入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修行;十地圓滿後轉入等覺位,於百劫中專門修集福德來成就菩薩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只要眾生有需要,不論是內財、外財全都布施出去。
百劫修集福德圓滿後,上生天上,於天上觀察眾生的因緣,待因緣成熟時誕生人間,八相成道,於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及大圓鏡智現前,於夜後分睹明星而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菩薩從七住明心開始,了知萬法都是從這個真心出生,不能外於真心而有一切法出現;如是次第修行,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最後證得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無住處涅槃。
從上面分析可知:《心經》所說的真實內涵,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離開這個心,蘊處界諸法以及三乘菩提等法就不存在了。不能離開「心」而談《心經》,不能外於「心」而談蘊處界及諸法等。
《心經》所談的面向有三個:第一、是「心」,也是《心經》最主要的宗旨,亦稱為空性心。祂從本以來就在,未來也不會滅,祂真實存在。不是像有些法師、居士們所主張:「祂是不可知、不可證的。」將 佛所說真實有法的空性心變成虛相法,成為 佛所說的斷見外道。
第二、《心經》所說的蘊處界及諸法等,是空性心藉緣所生的空相,是生滅不已的虛妄法。
第三、空性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空性心本身不生不滅,而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則可以現前體會其生滅無常。這兩者的體性不同,前者是不生不滅的法,後者是生滅不已的法。由於兩者的體性完全不同,不屬於同一個法,所以稱為非一;而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是空性心藉緣而出生的法,本身是空性心局部的體性,攝屬於空性心的一部分,與空性心不異,所以稱為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名為非一非異。這個道理猶如手與身體,手是手、身體是身體,兩者非一;可是,手是身體的一部分,不能說手不是身體,故名非異;合此手與身體之間的關係,稱為非一非異。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已建立『真心本來就自在』正知見的菩薩們,很深入去參究時,因為一念相應慧,於一剎那間親證真心之所在,現前觀照真心本來就自在,照見蘊處界等諸法沒有一法真實,都是虛妄的,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到彼岸。
舍利子!色法空相不異於空性心,空性心不異於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舍利子!諸法是空性心所出生的法相,它從本以來不生,所以未來也不會滅;它從本以來沒有染汙,未來也不會有汙垢;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
是故空性心的實際理地沒有色蘊,沒有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存在;沒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沒有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存在; 沒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存在。
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十二因緣所說的無明,當然也就沒有無明盡這件事,乃至沒有十二因緣所說的老死,也沒有老死盡;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苦、集、滅、道四聖諦可言,沒有智慧、也沒有任何所得,因為真心無所得的緣故,親證此真心的人名為菩提薩埵,也就是菩薩摩訶薩。
菩薩依所親證的真心,以及轉依真心無智亦無得的體性來修行,心中不會有種種罣礙。因為沒有罣礙的緣故,就不會有種種恐怖的事相出現,所以能夠遠離種種顛倒與夢想的境界,最後可以證得菩薩最究竟的涅槃,就是佛地的無住處涅槃。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依所證的真心而發起般若智慧到彼岸,最後得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究竟佛。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大威神咒、是大光明咒、是至高無上的咒、是沒有任何可以與之相等的咒,能滅除眾生種種的苦,祂真實存在決不虛妄。
接著佛就說出般若波羅蜜多咒的內容:「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心經” 全名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內容總共才260個字,卻是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此經內容是般若系列經典的精華,但也是長時以來被讀者所廣泛誤解的經典。
我們平日在閱讀書籍時,首先就會先看主題,因為書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著主題在作闡述說明,絕對不會偏離主題。依此原則,“心經” 或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主題要表達的重點就是一個字 ——心。“經” 是通名,是指能貫通一切義理的典籍。
“心經” 中所談論的 “心” 到底是在指哪個心?我們很自然地可以把肉質性的心臟先排除在外,這個 “心” 主要是指非物質性的心識功能。
這個非物質性的心識功能,可概分為真心與妄心。真心是指實相心,妄心是指生滅心。真心是從無始來本來就恆常存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妄心則是剎那生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
一切有情眾生,皆本具真心與妄心,真心與妄心是剎那同時同處運行。“心” 又因為清淨的程度有別,所以可大略分為眾生心、菩薩心、佛心。
眾生心:因為一般的眾生最多就只能知道自己妄心的部分,不知道自己也同時具有真心,所以就一直落在妄心的範圍內生活度日,不能得解脫。
菩薩心:菩薩已經實證真心,但是此階段因為心中仍有染污種子,所以此心非真非妄。
佛心:諸佛的心已經完全清淨不再變易,所以是常樂我淨。
所以 “心經” 中所談論的內容就包括了—— 眾生心、菩薩心、佛心等的種種心。
目前絕大部分解釋 “心經” 的人,都是將心經的內容解釋成在說明一切法是緣起性空。因為心經裏面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從表面上的字義讀起來,似乎心經中是否定了一切的法,所以這些人就武斷的認為心經的內容是在表達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到最後就是一切法消逝殆盡,一切無存,成為空無。
可是心經的內容真的是在表達一切空無的事實嗎?
我們回到最前面所說:一切書籍或文章的主題就是書中內容所談論的重點主軸。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瞭解,既然稱為 “心經”,一定是有一個 “心” 存在,才會特別用文字來說明解釋,讓不知道的人能明瞭有此 “心”,而有機會來認識此 “心”,這樣宣說此經才有意義。
如果心經的內容是在說明 “一切法空”,那麼這個經名就應該改名稱為 “一切法空經”,這樣才是最符合經文內容的主題。
所以從此最表淺的常識來理解,心經的內容絕對是在說明某個 “心” 的內容,而不是在說明 “一切法空”。
“心經” 的全名稱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是梵文的音譯,是指 “菩提智慧”。“波羅蜜多”也是梵文的音譯,是指 “到彼岸”。所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翻譯成表面的文字就是:談論能使我們以菩提智慧到彼岸的 “心”。
整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由唐朝玄奘菩薩所譯出,共600卷。主要就是在講述菩提智慧的詳細內容。從古至今,一切學佛人都知道, “金剛經” 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濃縮版。而 “心經” 卻又是 “金剛經” 的萃取精華,所以 “心經” 是般若系列經典的精華所在。
佛法是心法。馬祖道一禪師依於《楞伽經》說:「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如果學佛人想要進入佛法中,就要先通過實證此 “心”,才能進入大乘見道的無門之門,才能開始真正學習佛法,往成佛之道邁進。在尚未實證此 “心” 前,都還不能算是真正在修學佛法,因為根本都還未能進入大乘之門。
而想要能實證此心之前,當然就必須先瞭解 “心” 的內涵是甚麼,才知道自己要實證的標的是甚麼,也才知道該如何努力來求實證,並在未來有機會能真正實證此 “心”。由此就可看出 “心經” 的重要性,此部經就是能帶領學佛人瞭解 “心” 是甚麼,最後能引導學佛人實證真心的無上珍寶。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知道 “心經” 就是在講述 “心” 的內容。這個 “心” 的內容包含非常深廣,如果能確實瞭解這些內容後,就能有機會再進一步來嘗試實證這個 “心”。一位想要修學佛法,向成佛之道邁進,最後想要成佛的學佛人,首先就必須要深入瞭解心經的內容,因為在心經中, 佛就是在向我們說明 “心” 是甚麼,讓我們能經由理解 “心”,而後能實證 “心”,然後開始進入佛法中修學,最後能在修學三大阿僧祇劫後成就佛道。
這部 “心經” 可說是成佛的入門寶鑰,所有學佛人皆應虔誠恭敬的請閱,詳細思惟探究,並祈請 諸佛菩薩加持攝受,有朝一日能進入大乘見道之門,開始踏上成佛之道。
接下來談《心經》的本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已建立『真心本來就自在』正知見的菩薩們,很深入去參究時,因為一念相應慧,於一剎那間親證真心之所在,現前觀照真心本來就自在,照見蘊處界等諸法沒有一法真實,都是虛妄的,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到彼岸。」像這樣能夠親證真心,可以現前觀察真心本來自在的菩薩,名為「觀自在菩薩」。當觀自在菩薩從他所親證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察時,發現沒有蘊處界及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但卻不妨礙在現象界中有蘊處界等諸法的生、住、異、滅現象。既然實際理地無有一法存在,當然就沒有所謂的生死以及種種苦厄可言,所以就度一切苦厄。
有許多法師、居士們解釋「觀自在菩薩」,認為就是 觀世音菩薩,這實在誤會得很嚴重!事實上,《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是指因為遇到真善知識開導,並且為他建立正知見,菩薩認同及接受真善知識的教導,建立「真心本來就自在」的正知見之後,深入參禪、參究,尋找本來離見聞覺知、本來自在的真心,於福德、智慧、定力等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找到了本來就自在的真心;現前觀察到真心確實離見聞覺知、確實本來就自在,不是你觀察祂才自在,不觀察祂就不自在,而是從本以來就自在,不是有時自在、有時不自在;像這樣具有正知見參禪而證悟明心的菩薩們,才是《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觀自在菩薩透過參禪的方式,很深入去參究、去親證真心之所在。然而,要能夠很深入去參究,一定要有正知見、定力、福德等條件來莊嚴,否則是無法深入參禪乃至可以明心見性的。所以自古以來證悟的禪師就只有少數人,而不是多數人。
所謂的「正知見」,是要有真善知識教導,告知真心離見聞覺知,要用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參究,去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心,告知真心與妄心和合運作似一等等。所謂的「定力」,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淺定的功夫,於親證本來自在的真心時,才能悟得深、體驗也深。所謂的「福德」,就是於正法團體中所培植的福德資糧。具足如上的條件而深入參禪,於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親證本來自在的真心,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到彼岸。當菩薩一念相應慧而明心,般若正觀現在前時,發現真心真的如真善知識所說,祂本來就自在、本來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起種種分別,會分別六塵的是有染污性的妄心七轉識自己。
當菩薩明心證真成為觀自在菩薩時,現前觀察:一者、這個本來自在的真心,實際理地無有蘊處界及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卻不妨礙在現象界中,真心藉著種種緣而有蘊處界等諸法不斷地出現;因而觀照蘊處界等諸法都沒有真實的體性,正是《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二者、這個真心的實際理地無有一法存在,觀自在菩薩證悟無所得真心及轉依成功時,來觀待蘊處界諸法也是無所得,所以觀自在菩薩就在無所得中不斷地修除煩惱,不斷地增長智慧與福德。這樣的作為看來好像有所得,其實是無所得,這都是因為轉依真如無所得的緣故。縱使在現象界有種種苦厄出現,觀自在菩薩轉依無所得真心,也不以為意,因此「度了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就在有所得之中無所得,如是次第修行,最後得以成就佛道。
綜合以上所說:所謂的觀自在菩薩,是指證悟明心的菩薩;因為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一念慧相應,般若正觀現在前,找到本來就自在的真心;然後觀待真心所出生的蘊處界及諸法等,都是真心藉緣而出生的,都是虛妄法,因此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觀待蘊處界等諸法,雖然在現象界中示現有種種苦厄存在,可是菩薩依所證而轉依真心無所得之體性後,根本沒有任何苦厄可言,所以就度了一切苦厄。
先來看《心經》的下一段經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簡單的解釋就是:「舍利子!色法空相不異於空性心,空性心不異於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一段經文已經很清楚地告訴大眾:五陰—色、受、想、行、識—與空性心兩者的關係是非一非異。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滅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無始劫以來就在,未來無量劫以後還在,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法,祂與生滅不已的空相完全不同,所以是非一。可是卻不能說色法不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譬如色身是由自己的空性心藉著父母的四大等緣長養出來的,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色法本來就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與空性心無異,所以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名為非一非異。
這個道理與 佛在《雜阿含經》卷3中的開示一樣,經文如下:「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下面是簡單的解釋:「所以,多聞聖弟子看見種種的色法,譬如已經過去的色法、未來會出現的色法、現前的色法、五臟六腑等內色、山河大地等外色、粗糙的色法、微細的色法、美好的色法、醜陋的色法、遠處的色法、近處的色法,這些種種色法本身都是生滅法,不是真實法,所以不是真實我;但是也不異於真實我;色法與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不相在。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段經文已經很清楚地告訴大眾:色法本來就不是真實我,它是虛妄我,所以非我;可是,色法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所以真實我能藉祂本有的體性以及種種緣,而變現出種種的色法。譬如能變現有情的五根身、能與共業有情共同變現出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讓眾生能夠在器世間生活與領受。由此可知,色法本來就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不能外於真實我而有色法存在,所以非異我;色法之虛妄我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稱為不相在。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
佛在《雜阿含經》卷3的開示與《心經》所說的內涵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告訴大眾一件事︰佛在初轉法輪已隱說真心之所在;在二轉法輪已為明心證真如的菩薩開示真心的種種的體性。佛這樣施設的原因,是因為二乘人不必證空性心。聲聞透過 佛語開示、緣覺透過自己觀察,知道有一個無餘涅槃的本際存在,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在三界現身。所以 佛在初轉法輪不為二乘人明說空性心之所在及祂的種種體性。可是菩薩最終的目的是要成佛,如果 佛不為菩薩解說,則菩薩不可能明心見性,更何況將來可以成佛呢?所以 佛在二轉法輪、三轉法輪時為菩薩詳細及深入的解說空性心的種種體性,以及心識彼此之間的關係等,讓菩薩可以親證及體驗,最後可以於三大無量數劫之後成就佛道。
佛為弟子們施設三轉法輪來隱說、明說空性心之所在及內涵,目的是要讓弟子們依據自己的種性、根器、因緣等次第修行,得以成就三乘菩提,乃至證得唯一佛乘。所以 佛才會在《心經》中開示:「色法不是真實我,真實我不是色法;可是色法也不異於真實我,真實我也不異於色法。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受想行識不是真實我,真實我也不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真實我,真實我就是受想行識。」
下面再舉二轉法輪的《金剛經》來作說明。《金剛經》中 佛陀開示:「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這裡所說的「佛法」,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不是世間人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的佛法,也不是用紙印刷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因為那都是空相,不是 佛所說的真正佛法;真正的佛法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因此可以知道,《金剛經》與《心經》的內涵是可以互通的,而且都不離一切有情的真心。
再看下一段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簡單解釋如下:「舍利子!諸法是空性心所出生的法相,它從本以來不生,所以未來也不會滅;它從本以來沒有染汙,未來也不會有汙垢;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對這一段經文,也許有佛弟子會產生疑惑:諸法明明就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法,怎麼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呢?他們會這樣想,是因為站在世間法的角度來看待的結果,而不是站在世出世間法的立場來看待。
實相法界空性心從本以來就沒有出生過,既然沒有出生過,未來當然也不會壞滅,所以空性心才稱為不生不滅;以此為基礎,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因此諸法空相也是不生不滅。譬如人死了,如果不是空性心藉著往昔所造的業、無明以及其他種種因緣,就不會有中陰身以及每一世的色身出現,也就不會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色身出現。因此可知,因為有空性心藉著種種緣,使得諸法可以不斷地、重複地出現,所以才說諸法不生不滅。
可是,有法師、居士們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當作空性心。譬如有法師在她的書上公開主張:「其實生是死的開頭,死是生的起點,對佛家來說,軀體雖然終歸敗壞,意識(靈魂)卻是不滅的,我們實在不必害怕死亡。」。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剛才不是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意識心不是變成不生不滅了嗎?怎麼現在又說意識是生滅的?剛才是說: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空性心可以再度藉緣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出生;並不是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變成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如果是變化而成,那麼這個空性心是修所成法,是有生的法,未來必定會斷滅,不是從本以來就是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因此,「意識卻是不滅的」這個說法,實在是嚴重的誤導眾生。
「不垢不淨」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染汙,未來也不會不清淨。有些法師、居士們主張:「有念靈知心或者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所謂「有念靈知心」,乃是雙方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讓對方能夠清楚了知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這是意識心的變相之一。譬如某甲對某乙用語言文字說明自己所擬定的計畫內容是什麼,某乙聽了,也用語言文字向某甲表達意見等。「離念靈知心」就是不需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而能夠很清楚了知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譬如媽媽跟兒子說:「家裡沒有醬油了,你去超商買瓶醬油。」兒子聽了,不起語言文字很清楚的了知媽媽要他買的是什麼。像這樣不起語言文字,心中很清楚了知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是「離念靈知心」,也是意識心的變相之一。
不論粗糙的有念靈知心,或是細膩的離念靈知心,都是意識心所行境界,不離意識。而且意識的心行會隨著所面對的境界經常改變心意;有時顯現清淨的一面,譬如造橋鋪路為眾生付出時,心中歡喜清淨;有時則會顯現不清淨的一面,譬如遇到不順遂的事情時,就大發脾氣;不是從本以來就清淨、沒有任何染汙的真心。所以,主張「有念靈知心就是真心」,或者「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佛說這些都是常見外道法,不是佛法。
「不增不減」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能夠符合這個體性的,就只有空性心。為什麼呢?因為諸法空相從來有增、有減。譬如定力與意識心相應,透過打坐的方式將意識心專注於一境,這時定力增加了;下座後,由於種種煩惱出現,定力就退失了;所以與意識相應的定力有增、有減。而空性心從本以來不在定中、也不在定外,從本以來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增加過,也沒有減少過。同樣的道理,如果將有增有減的諸法空相攝歸於不增不減的空性心,諸法空相也變成不增不減了。
可是,有喇嘛教行者想藉著觀想,將自己的真心與上師或與諸佛菩薩的真心合併。這樣的說法非常荒誕!真心能合併,表示這個真心有增加,既然有增加,未來一定會減少,這樣有增有減的真心,與 佛在《心經》中所開示「不增不減」的聖教完全相反。所以,喇嘛教想透過觀想,讓自己的真心與上師的真心或與諸佛菩薩的真心合併,乃是虛妄想!根本不是佛教,具足了常見與斷見二種外道見,誤導眾生非常嚴重。
綜上所述可知:在現象界中,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法;可是若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空性心時,諸法也就成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
繼續看《心經》的下一段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翻成白話如下:「是故空性心的實際理地沒有色蘊,沒有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存在;沒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沒有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存在; 沒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存在。」佛已經開示:空性心的實際理地沒有五陰、六根、六塵、六識等任何一法存在,是極寂靜沒有叢鬧的境界,符合 佛在四阿含中所開示「涅槃寂靜」的道理。
聲聞透過 佛語開示,以及緣覺觀察蘊處界之外,真實有一個本際—也就是真心—存在;所以二乘人知道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的本際存在,因而斷除三縛結成為初果人,乃至斷除五上分結成為四果阿羅漢,於捨壽時,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願意自我消失入無餘涅槃,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
菩薩則是透過參禪的方式,於一念相應慧中親證一切有情的真心,觀察真心的實際理地,是沒有任何一法存在的極寂靜境界,知道當下就是無餘涅槃;這樣的智慧境界是二乘人窮盡神通與智慧也無法了知的境界。
菩薩因為親證一切有情的真心,知道不需要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就已經在無餘涅槃中,因此不急著入無餘涅槃,留惑潤生,繼續取得未來的五蘊身來修行;如是經過三大無量數劫後成就佛道,利樂有情永無窮盡。
菩薩親證真心如來藏以後,能夠現觀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起種種分別的體性。譬如禪宗黃檗斷際禪師曾說:「本心不屬於見聞覺知,祂不是一般眾生所認知具有見聞覺知性的心。」
從以上所說可以得到兩個重點:第一、菩薩親證無覺無觀的真實心如來藏之後,從凡夫位的菩薩成為 佛所說的真實義菩薩,從此列入菩薩僧數中,名為真正的出家人,縱使現的是在家相,仍然是出家人,在禪門中名為黑衣,不是白衣;如果沒有證悟,縱使現出家相,仍然是白衣,不是黑衣。
第二、主張真心有見聞覺知,譬如有念靈知或離念靈知心是真心、或者主張真心有覺知但不取分別……等,這些說法都與 佛所說剛好顛倒,不僅錯得離譜,而且是誤導眾生走向常見外道的錯誤說法。
或許有人會懷疑:「這個本來就自在的真心,是 佛在經中所說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如你們所說的如來藏。」我們且舉述《央掘魔羅經》卷4中佛陀的開示,並翻成白話為大家說明︰「文殊師利菩薩!就好像知道山中有金子的緣故,所以才要在山中開採金子,而不是在樹上開採金子,因為樹中沒有金子的緣故。就是這樣子啊!文殊師利菩薩!眾生知道一切有情有真心如來藏存在的關係,所以很精進地、勤勞地持戒來修清淨梵行,而且很有信心地說:『我未來一定可以成就佛道。又,文殊師利菩薩!如果一切有情沒有真心如來藏存在,其所修的種種梵行終究無所用處,如同窮盡劫數想要在水中鑽求而得到酥一樣,終究是不可能成就的。』
這段經文很清楚地開示大眾兩件事:第一、一切有情的真心就是如來藏,也是 佛在經中所說「三界唯心」的心,不能外於此心而說有如來藏存在。第二、離開如來藏而能修種種梵行乃至證悟而成就佛道,那是癡人妄想。
因此,如果有人否定三界唯心的如來藏存在,而說他在修清淨的梵行,那都是言不及義的戲論而已,在經中說:那是在漫漫長夜修習外道邪見而不捨的人。
譬如在《央掘魔羅經》卷2中,佛陀開示:「不信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的人,喜歡邪惡、厭惡正法,不喜歡看見諸佛,及聽聞如來藏法,所以過去、現在、未來對諸佛及如來藏正法不生起信心及喜樂,猶如貓頭鷹一類的鳥一樣,喜歡在黑暗之夜出現,不喜歡在白天光明之中出現。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在漫漫長夜中修習外道邪見,全身上下沾滿外道不正知見的習性而不願捨棄。」由經中開示可知:不願意看到諸佛以及聽聞如來藏法,乃至否定如來藏存在的人,猶如在漫漫長夜中不斷輪迴生死之人,這也是 佛在經中所說的可憐愍者。
菩薩親證真心如來藏之後,發起了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所謂「法身德」,是菩薩親證如來藏之後所發起的功德,可以現前觀照與蘊處界同時同處運作的真心之所在。所謂「般若德」,乃是菩薩親證如來藏之後所發起的智慧功德,名為根本無分別智,亦名總相智,它包含了下品妙觀察智及下品平等性智之少分,猶待菩薩以根本無分別智為基礎,去圓滿後得無分別智,亦名別相智,來圓滿具足全部的下品妙觀察智、下品平等性智;菩薩圓滿後得無分別智之後,因而轉入初地修道種智,乃至最後可以圓成一切種智;這樣的般若智慧功德名為般若德。
所謂「解脫德」,乃是菩薩親證如來藏,了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如來藏才是真實我,蘊處界不是真實我,因而照見五蘊皆空,得到解脫於三界之功德。
由上述分析可知:三乘菩提共同的部分是解脫德,不共的部分是法身德和般若德。不共的功德不是二乘人所行的智慧境界,所以當菩薩說法時,二乘人自然沒有開口的餘地;如果二乘人想要強出頭,菩薩就可藉此因緣來宣說勝妙法,讓二乘人迴小向大,轉進佛菩提道中修行。
再舉《心經》的經文來說明菩薩親證真心如來藏,可以發起不共二乘的功德:「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薩因為參禪一念相應慧,親證本來自在的真心所在,成為「觀自在菩薩」,是法身德。菩薩知道本來就自在的真心才是真實我,現前觀照蘊處界等法不是真實我,「照見五蘊皆空」而有了解脫德。觀自在菩薩現前觀照真心真實存在而且如如不動,因而發起了般若智慧到彼岸,並轉依真心實際理地沒有任何一法存在的體性,因此「度一切苦厄」,是般若德。所以《心經》已經明說菩薩具有三德。
當菩薩親證如來藏之後會發現:生與死只是一種現象而已,必須依於如來藏才有生與死。因為有如來藏藉緣出生有情的蘊處界及萬法,死了以後,今世的蘊處界及萬法不見了,由如來藏將今世所造的業帶到未來世,讓未來世五陰的你、一個全新意識的你來受報。
然而,為什麼三世的蘊處界及萬法都不能外於如來藏而存在呢?因為如來藏藉著祂本有的體性,藉著父母的四大而出生五根身,再由五根身接觸外五塵,而由如來藏變現出內六塵;因為有五根及無始劫以來就存在的意根去接觸內六塵,因而有識陰六識出現,其中的前五識就在五塵上分別,意識就在五塵所顯現的法塵上廣作分別,因而有眾生所了知的諸法出現。
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蘊處界及諸法的出現,乃因如來藏可以貫通三世,以及八個心識和合運作而成就的,這也證明了經中所說「萬法唯識」的道理。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如來藏。因此否定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人,就是 佛在經中所說的愚癡人。
既然眾生所領受的諸法境界都是由如來藏變現出來的,那有什麼好執著、起爭執與好計較的呢?譬如自己的五根身,是由自己的如來藏藉著父母四大等緣長養而出生的;所接觸的外五塵,是由共業有情,共同變現出來的山河大地器世間所顯現的外五塵;透過自己的五根去接觸外五塵,如來藏就在根、塵相接觸的地方變現似有外境的相分出現;與其相應的七轉識見分一定會去分別,眾生所了知的諸法就出現了。
這個道理,猶如航空公司要求機師先在模擬機接受訓練一樣。機師在模擬機訓練中沒有真實接觸到外境,他所接觸的都是模擬機製造業者事先所拍攝的真實影像或動畫而成的,並不是真實有接觸到外境。
同樣的,自己所接觸的種種六塵境,並不是自己接觸到外境,而是由如來藏藉著自己所出生的五根身去接觸外境,再由自己的七轉識廣作分別,以此來連接外境,才有眾生所領受的諸法出現。由此證明:一切境界都是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一切有情從來沒有外於自己的如來藏。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中 佛開示:「一切眾生都在普賢菩薩身上遊,從來沒有自外於普賢菩薩。」這個菩賢菩薩,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如來藏。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真心如來藏的實際理地沒有五陰十八界,祂是極寂靜的境界。真心本身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中分別;會分別的乃是七轉識。因為有真心與妄心和合運作,才能成就現象界不斷地有生、住、異、滅的現象為眾生所領受,其實都脫離不了如來藏所行的境界,這就是經中所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
繼續看《心經》的下一段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經文的意思是:「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十二因緣所說的無明,當然也就沒有無明盡這件事,乃至沒有十二因緣所說的老死,也沒有老死盡;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苦、集、滅、道四聖諦可言,沒有智慧、也沒有任何所得,因為真心無所得的緣故,親證此真心的人名為菩提薩埵,也就是菩薩摩訶薩。」從經文的開示可知,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所謂的十二因緣、四聖諦可言,也沒有智慧可說,衪的體性就是無所得;菩薩親證無所得真心之後,就從凡夫位的名義菩薩變成真實義菩薩。
真心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中分別,所以無所得,是清淨的體性。但是喇嘛教的應成派中觀六識論者,由於不相信經中開示「真心清淨」的道理,所以不承認真心存在,認為一切都是緣起性空、性空唯名,成為 佛所說的斷見外道;他們又執意識心為常,認為意識心是一切染淨法之根本,因此是 佛所說的常見外道,所以具足了常見與斷見二種錯誤知見。
又,經中開示︰「真心的體性沒有間雜,衪言語道斷、離見聞覺知,名非有;卻藉種種緣出生有見聞覺知的七轉識,名非無;合稱為非有非無。衪本身不在六塵中分別,名非知;卻出生了七轉識在六塵中廣作分別,名非不知;合稱為非知非不知。」這敘述了真心、空相、以及真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
接下來分別探討聲聞四聖諦、緣覺十因緣、十二因緣等法與真心的關係。聲聞是因為聽聞 佛語開示,從四聖諦開始觀察,了知世間的種種法都是生滅不已、沒有真實不壞的體性,所以是苦,包括三苦與八苦,名為苦聖諦。再觀察這些苦聚集的原因是什麼?最主要是因為有了這個色身,這個色身具足五陰十八界,因而造作種種業,才導致有情在三界中不斷地受苦;聲聞如實了知蘊處界是眾生諸苦聚集之因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聖諦。
既然已知諸苦聚集的原因是因為有五陰身的關係,因此把這個五陰身滅了,種種苦就不會再出現;知道如何將諸苦聚集原因消滅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滅聖諦。然而要將種種苦聚集的原因消滅,一定要有方法才能成就,所以聲聞透過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將五陰身滅了,種種苦也就不存在了,於捨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如是了知將種種苦聚集消滅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道聖諦。
緣覺也是透過 佛語開示,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而斷結證果。緣覺先從十因緣的老、病、死往上逆推,知道有生才有老、病、死出現;如是再往上逆推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等,到這個識為止,就不能再往上逆推了。所以 佛在經中開示:「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因此緣覺知道:十因緣中有一個識存在,而這個識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過衪。再以這個識為基礎,由十二因緣往上逆推,如何使十二因緣之每一支消滅?一一推究的結果,了知都是因為無明的關係,使得眾生造作種種善行、惡行,如果將無明滅了,行也就滅了;行滅了,識陰六識也就跟著滅了;乃至生滅了,老病死也就跟著滅了,純大苦聚也就滅了。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一者、聲聞是觀察蘊處界虛妄,緣覺是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因而斷了三縛結成為初果,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阿羅漢,於捨壽時,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將自我消失入無餘涅槃;捨壽前,證得還有餘苦所依的有餘涅槃。二者、緣覺與阿羅漢都因為信受佛語開示,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本際存在,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可是卻不知道這個本際在哪裡?三者、緣覺與阿羅漢於捨壽時入無餘涅槃,但他們都沒有證得涅槃,因為自己的蘊處界都滅盡了,還有誰證涅槃?已無蘊處界任何一法存在,不可能證涅槃。
二乘人僅是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而入無餘涅槃,其實沒有證涅槃,只是 佛方便說他們證涅槃。然而菩薩如果不證涅槃的話,則終將無法成佛,所以 佛才要為菩薩詳細解說涅槃的種種內涵,讓菩薩於三大無量數劫之後,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真心的另一個體性是無智,就是說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智慧可言,有智慧的是真心所生的七轉識中的意識,祂能詳細分別諸法,使三乘行者變得很有智慧。譬如聲聞透過意識來觀察蘊處界虛妄,了知蘊處界無有一法真實,使得意識不再以自己為真實我,於捨壽時,運用智慧來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讓自我消失而入無餘涅槃,所以說意識很有智慧。
同樣的,緣覺觀察蘊處界虛妄,並且知道有一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存在,了知祂是十因緣、十二因緣背後的原動力,如果缺少祂,一切都無所能為,可是卻不知道這個識在哪裡?此外,緣覺也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因此運用智慧來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這都是意識所行的境界,所以說意識很有智慧,而真心則無所謂智慧可言。
菩薩則是透過意識去參禪而證得真心之所在,成為名符其實的觀自在菩薩,因而有了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出現。三乘都同樣具有解脫德;但是菩薩的法身德與般若德,卻是二乘人窮盡神通與智慧所無法了知的智慧境界。譬如二乘人入無餘涅槃,但不知道無餘涅槃本際在哪裡?不知道無餘涅槃究竟是什麼?可是菩薩卻可以很詳細說明無餘涅槃是沒有六根、六塵、六識的極寂靜境界;
菩薩證此無餘涅槃本際,當下就是涅槃,不必像二乘人想要灰飛煙滅成為涅槃;菩薩為了成就佛道,故意留惑潤生不入涅槃,繼續入胎受生,取得未來世五蘊身繼續佛菩提道的修行
從以上分析可知,有情的意識能觀察蘊處界虛妄,能親證一切有情真心之所在,使三乘行者變得很有智慧。然而意識卻是真心藉緣輾轉出生的法,為識陰六識所攝,因為意識能夠很詳細地分別法塵,因而有眾生所了知的諸法出現;可是真心不會六塵,只是配合意識所需,所以仍然沒有智慧可言,因此說真心無智。
真心還有另外一個體性——無得。由於真心的實際理地無有一法存在,所以說真心無所得;若依現象界而言,當然是有得、有失,可是轉依真心無所得之後,也變成無得無失了。譬如布施,布施者將自己的財物布施出去,是有失,可是得到歡喜的布施以及未來世可以獲得福德的果報,是有得;被布施者得到布施的財物,並且很歡喜地接受布施,是為有得,可是未來還是要償還布施者的財物,是為有失;所以,對布施者與受施者來說是有得有失。可是對菩薩而言,轉依了真心無所得之後,哪裡有三施呢?怎麼會有得有失呢?顯然沒有!所以說,菩薩依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待一切布施行,無有施者、受者與所施之物,這才是真正的三輪體空,這樣的布施也才是真正的智慧到彼岸。不是透過意識思惟想像,將施者、受者與所施之物當作沒有這件事發生,叫作三輪體空。
又譬如,菩薩在沒有找到真心之前,是有所失,如今找到真心之所在,名為有所得;可是這個真心是菩薩本有的東西,並不是另外找到一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菩薩找到本有的真心,仍然是無所得。菩薩如果能夠這樣看待世間的所有一切法,知道在現象界中雖然有得有失,可是轉依真心無所得的體性之後,則亦是無得無失,才知道真心是真正的無所得法。
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無明等十二因緣存在,也沒有苦集滅道之四聖諦存在,所以沒有任何智慧可言;既然沒有智慧可言,當然是無所得,菩薩就在無所得之中成為真正的菩提薩埵,也就是成為真正的菩薩摩訶薩。菩薩證此無所得心,並轉依真心無所得之體性,在佛菩提道上繼續用功修行、廣度有情,雖然示現有所得,可是實際理地仍然是無所得;如是於三大阿僧祇劫後,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繼續看《心經》的下一段經文:「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經文的意思是:「菩薩依所親證的真心,以及轉依真心無智亦無得的體性來修行,心中不會有種種罣礙。因為沒有罣礙的緣故,就不會有種種恐怖的事相出現,所以能夠遠離種種顛倒與夢想的境界,最後可以證得菩薩最究竟的涅槃,就是佛地的無住處涅槃。」就是說,菩薩證此無智亦無得的真心之後,以此為基礎再繼續修行,最後可以證得:既不住 、也不住涅槃的無住處涅槃。
佛陀曾經開示我們,涅槃有四種,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無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以及無住處涅槃。要證得最究竟的無住處涅槃,當然要先證得其他三種涅槃,以下就對四種涅槃次第加以說明。菩薩在十信位中,對 佛的開示產生信心乃至具足,需要經歷一個大劫乃至一萬個大劫才能成就。由此可知,要培養對 佛開示產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真的很不容易!待菩薩圓滿十信位功德之後轉入十住位,開始在外門廣修六度萬行,從布施度開始行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如是布施度圓滿之後,才能轉入持戒度。持戒度包括受持五戒、八關齋戒、十戒以及菩薩戒等,圓滿後轉入忍辱度。能夠忍於受持清淨的菩薩戒、忍於眾生的種種有理無理的要求,如是忍辱度圓滿後轉入精進度。由於不斷地精進於布施、持戒以及忍辱,使自己的福德不斷地增上,圓滿後轉入禪定度。隨緣、隨力、隨分修學禪定功夫,制心於一處不到處攀緣,對於所證得的境界能夠心得決定,圓滿後轉入般若度繼續修行。於修行般若度時,經思惟,知道福德與智慧都要圓滿具足,因此尋找真善知識,熏習般若度所應具有的智慧。
當菩薩心中生起「什麼是生命實相?」的念頭時,表示菩薩已經圓滿六住位。這時,他會依照真善知識所教導的參禪正知見去參究。當定力、慧力、福德等因緣條件成熟時,就能親證一切有情的生命實相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進入七住位,這也是菩薩所證的第一種涅槃。七住位圓滿後,轉入八住、九住、十住繼續修行;透過鍛鍊看話頭的功夫,跟隨真善知識熏習眼見佛性正知見,以及培植十住菩薩眼見佛性所需要的福德資糧,於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可以用父母所生肉眼,眼見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虛妄,成就如幻觀,十住位圓滿,轉入十行位。
菩薩在十行位中,一者、開始荷擔如來家業,出來摧邪顯正及救護眾生,避免眾生被常見外道、斷見外道乃至被邪淫外道所誤導;二者、於十行位快圓滿時,觀察七識心的現行與微細的心行,漸漸伏除所知障所相應的異生性,成就陽焰觀,因而圓滿十行位轉入十迴向位中。
菩薩轉入十迴向位繼續圓滿五件事,最後得以轉入初地。哪五件事?一者、福德:就是繼續摧邪顯正及救護眾生,使心漸漸清淨、漸漸廣大,因而累積廣大的福德。二者、定力:就是菩薩具有初禪遍身發的定力,使得自己的性障永伏如阿羅漢;捨壽時可以取證「無餘涅槃」,未捨壽前證得「有餘涅槃」,這就是菩薩所證的第二種、第三種涅槃。可是菩薩不取證無餘涅槃,故意留一分思惑以潤未來世生,取得未來世五蘊身繼續修行。三者、慧力:也就是菩薩能夠了知百法明門的內涵,有了初分的道種智。四者、增上意樂:就是菩薩能在 佛前勇發十無盡願——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無有窮盡。五者、入地前要作的加行,使菩薩得以成就如夢觀。菩薩圓滿這五件事時,得以成就十迴向位,因而轉入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初地通達位繼續修行。
菩薩於入地後,開始斷除習氣種子隨眠;於三地滿心時成就色陰盡功德;六地滿心時成就受陰盡功德;七地滿心時有念念入滅盡定的功德,以及成就如犍闥婆城現觀,使菩薩成就想陰盡功德,心裡非常寂靜而興起了涅槃貪的念頭,想要入無餘涅槃。這時,佛出現來勸慰菩薩不要忘了入地前所發的十無盡願,並傳授「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使菩薩樂於修學佛菩提道而不入無餘涅槃,因而轉入第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於八地時能夠於相於土自在;九地時圓滿四種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得無量無邊陀羅尼門,演說妙法無有窮盡,圓滿後轉入十地修行。
菩薩於十地快滿心時,大寶蓮華王宮殿自然現前,十地菩薩進入大寶蓮華王宮殿,放光照耀十方世界,並從十方諸佛腳下進入。這時,十方諸佛知道有一位十地菩薩即將滿心,十方諸佛各皆伸手而放寶光,遙為十地菩薩灌頂,使得十地菩薩大法智雲現前,成為十地滿心菩薩,亦名授職菩 薩,亦名法王子;同時還發動九地以下諸菩薩皆來圍遶、及設大供養;於瞻仰此菩薩時,蒙 佛放光加持而各獲百萬諸三摩地。十地滿心菩薩蒙 佛放光加持,不僅成就大法智雲,而且也成就行陰盡的功德。
這時菩薩所應修學的法都已經修習圓滿,但福德未足,因此轉入等覺位,於百劫專修福德;為圓滿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種隨形好,所以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不論是內財、外財統統布施出去。這樣百劫專修福德圓滿之後,轉入妙覺位,成最後身菩薩,住於兜率天觀察世間時節因緣;眾生法緣若熟時,即降神母胎,於人間受生,長大後出家示現修行,最後一夜,菩薩於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現前;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不僅識陰盡,而且成就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地功德,完成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並依入地前所發十無盡願,繼續利樂有情無有窮盡。這是菩薩所證的最後一個涅槃──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無住處涅槃」。
由此可知,菩薩所證的四種涅槃與二乘所證的兩種涅槃有共與不共之處;共同的部分,是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不共的部分,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無住處涅槃。而這兩種涅槃都不是二乘人所行的境界,所以 佛涅槃後,沒有任何一位阿羅漢敢紹繼佛位,因為阿羅漢很清楚知道,佛的證境遠遠超過他們所能了知,所以他們都不敢自稱已經成佛。
繼續看下一段經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翻成白話如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依所證的真心而發起般若智慧到彼岸,最後得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究竟佛。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大威神咒、是大光明咒、是至高無上的咒、是沒有任何可以與之相等的咒,能滅除眾生種種的苦,祂真實存在決不虛妄。」接著佛就說出般若波羅蜜多咒的內容:「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這告訴大眾,菩薩證得無智亦無得的真心之後,不僅可以啟發般若智慧,而且能於未來際證得佛地最究竟的無住處涅槃。
什麼叫作「咒」呢?所謂咒,就是把某一些法用名詞貫串起來,成為四句、六句、八句不等,每句有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不等,可以讓菩薩容易記住所要憶持的法而為人宣說,這就是咒,也稱為總持、陀羅尼。譬如《正覺總持咒》:「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函蓋一切法。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現。具足解脫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覺佛子,一切應受持。」
就總攝了佛菩提道的所有內涵。《正覺總持咒》首先談的是五陰,解釋什麼是五陰?五陰的內涵是什麼?它們為什麼是虛妄的?三乘菩提所說的五陰有什麼不同等。五陰解說後,接著再談十八界,什麼是十八界?十八界的內涵有哪些?它們的生起次第又是如何?為什麼它們是虛妄法?談完十八界之後,再講解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一直到最後的一切應受持,該受持哪些法呢?為什麼要受持?該如何受持等等。
又,般若波羅蜜多咒,佛說:「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這表示 佛口業清淨,從來沒有欺騙過眾生,出口一定是真實語。菩薩親證《心經》所說一切有情真心之所在,並依此無智亦無得的體性修行,最後能滅除眾生種種苦,是真實而決不虛妄
總結以上所說,《心經》所說的心,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而菩薩透過參禪深入參究,就是《心經》所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菩薩於定力、慧力、福德圓滿具足時,一念相應慧親證此心,因而有三種情形出現:一、菩薩親證此空性心,隨時隨地可以觀察祂本來就自在,成為名符其實的「觀自在菩薩」。二、菩薩現前觀照五陰十八界等空相,都是有生有滅、有染有淨、有增有減的法,都是虛妄法,所以菩薩親證空性心時「照見五蘊皆空」。三、菩薩現前觀察五陰十八界等空相,都是從真心藉緣而出生的法,是真心的局部體性。這時,菩薩轉依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心時,諸法空相也就變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因此就「度了一切苦厄」。菩薩又發現真心的實際理地,是沒有五陰、六根、六塵、六識、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法存在之極寂靜的境界;祂離見聞覺知,不會六塵,所以無智亦無得,菩薩因此轉依無智亦無得的真心,就成為《心經》所說的菩提薩埵,也就是菩薩摩訶薩。菩薩依真心無智亦無得的體性深入去修行,漸漸發現已經沒有種種罣礙,也不會有種種的恐怖事相出現,所以能夠遠離種種顛倒與夢想的境界;最後盡三大無量數劫之後,可以證得最究竟的涅槃—無住處涅槃—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的究竟佛。以上就是《心經》的概略意涵。